AI 正在徹底改變軟體開發方式,而由 Gemini 3 Pro 驅動的 Google Antigravity 正是引領這股潮流的核心技術。它不是一般的程式碼自動完成工具,而是讓多個 AI 代理人(agents)主動處理撰寫程式碼、測試與瀏覽器操作,讓開發者能專注在設計與創意本身。
本文將帶你了解 Google Antigravity 是什麼、對開發者的實際好處,以及提供 Google Antigravity 教學、Gemini 3 + Antigravity 的應用示例等實用資訊。
目錄
一、Google Antigravity 是什麼?
Google Antigravity 是以最新 AI 模型 Gemini 3 Pro 為核心所打造AI-First IDE(人工智慧優先整合開發環境)。不同於傳統 IDE 僅將 AI 作為外掛插件(Plugin),Antigravity 從底層核心就整合了 Google 最強大的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
它不只是提供基本自動補全,而是將 AI 視為「能獨立完成任務的夥伴」。AI 代理人可以操作程式編輯器、終端機與內建瀏覽器,代替開發者撰寫程式碼、進行測試甚至執行 UI 驗證。
Google Antigravity 的主要特色
- Agent-first 模式:可同時啟動多個 AI 代理人,各自負責不同任務或子任務。
- Artifacts(工件):代理人會產生更高層次的工件,如任務規劃、設計方案、螢幕錄影與截圖等,使整個過程透明化。
- 跨界面控制:代理人不僅能改動程式碼,也能操作終端機與瀏覽器,從建置到測試一條龍完成。
- 兩種工作介面:
- 持續學習:代理人可從過去的互動中建立知識庫,使後續處理更精準。
- 多模型支援:主力為 Gemini 3 Pro,也支援 Claude Sonnet 4.5、GPT-OSS 等開源模型。
- 免費公測:自 2025 年 11 月 18 日公測起,開放免費使用並定期重置額度。
– Editor View:類似 VS Code 的傳統編輯器介面。
– Manager View:以「任務控制中心」形式管理多個代理人。
二、Google Antigravity 教學(步驟詳解)
Antigravity 的操作直覺,但因採用全新的 agent-first 模型,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其工作流程。
1. 安裝與設定
- 首先至 Antigravity 官網下載,支援 Windows、macOS、Linux。
- 安裝後即可看到類似 VS Code 的介面,並有 AI 代理人面板。
2. 選擇模型
- 可在介面選擇使用 Gemini 3 Pro、Claude Sonnet 4.5 或 GPT-OSS。
- 不同模型會影響代理人的效能與行為風格。
3. 開啟代理人管理器(Mission Control)
- 切換到 Manager View,便能建立與管理多個代理人。
- 你可以指定不同任務給不同代理人,如重構、測試、研究等。
4. 任務導向工作流程
- 不需命令每一步,只需說你要什麼(如「建立登入頁」或「重寫此模組」)。
- 代理人會自動拆解任務 → 產生計畫 → 實作 → 驗證。
- 你可在 artifacts 中留言回饋(像 Google Docs 評論)。
5. 驗證與回饋
- 代理人可直接操作內建瀏覽器,進行 UI 測試與錄影。
- 你可針對截圖或錄影回饋,代理人會依據偏好調整。
6. 使用額度與限制
- 公測期間採用使用額度限制,約每 5 小時重置。
- 部分使用者反映高級付費帳號仍會遇到異常限制。
- 若用盡額度需等待重置才能繼續使用高性能模型。
7. Google Antigravity 中文化界面設定
對於台灣/香港等中文使用者,設定熟悉的語言介面能提升操作直覺度:
- 在左邊功能區的 Extensions 中,搜索找到“Chinese (Traditional)”,點擊"Install"
- 重啟就能看到 Google Antigravity 中文化了。
三、Google Antigravity 對開發者的優勢與使用場景
對開發者而言,Google Antigravity 帶來多項明顯優勢,但也伴隨一些公測階段的限制。
Antigravity 的優勢
- 代理人開發模式:AI 不只輔助,而是直接完成任務。
- 透明度高:藉由 artifacts,可清楚了解 AI 正在做什麼。
- 平行處理:多代理人能同時工作,提高效率。
- 端到端自動化:從寫碼、測試到 UI 驗證皆可自動化。
- 學習能力:代理人能記住偏好,越用越懂你。
- 大視窗推理能力:得益於 Gemini 3 的超長 context,可處理大型專案。
- 公測免費:對個人開發者非常友善。
Antigravity 的挑戰
- 使用額度限制高:常被限制,影響開發流暢度。
- 穩定性不足:仍有錯誤與 bug 報告。
- 信任問題:自動化程度高,需時間建立信任。
- 新工作流學習門檻:agent-first 與既有 IDE 模式差異大。
四、Gemini 3 + Antigravity 實例與工作流程解析
以下是 Gemini 3 與 Antigravity 的真實與示範應用情境:
範例:建立航班追蹤 Web App
你指示代理人:建立航班查詢頁面→設計 UI → 呼叫 API → 測試。代理人會產生完整計畫,撰寫程式後開啟瀏覽器測試並提供截圖與錄影。你回饋後即可快速修正。
範例:重構大型專案
Manager 模式中,代理人可分析大型 monorepo,自動提出重構建議、更新程式碼、執行測試,並以錄影方式驗證 UI。
範例:依設計意圖產生 UI 元件
你描述一個 UI 元件,代理人會依需求撰寫前端程式、排版、美化並測試,最後展示成品預覽。
範例:自動 API 測試與規格推斷
代理人可分析後端,推斷 API 結構,寫出 OpenAPI 規格並自動建立整合測試,並在終端機執行回報。
小提示:
若想分享更乾淨、專業的 Antigravity 截圖,可使用 PixPretty AI 照片編輯器 的一鍵去背、修圖與批次處理功能,讓 UI 示意圖更乾淨、更有質感。
五、Google Antigravity、VSCode、Cursor 區別在哪?
Google Antigravity VSCode 和 Cursor 區別
這是開發者最關心的問題。我們透過表格來進行對比:
| 對比 | VSCode (傳統霸主) | Cursor (AI 新星) | Google Antigravity (挑戰者) |
|---|---|---|---|
| 特性與核心引擎 | 插件式 (需安裝 Copilot) | 以 VS Code 體驗為靈感、專為 AI 編程設計,深度整合多種 LLM | 原生整合 Gemini 3 |
| 上下文能力 | 受限於插件,較短 | 中等至高 (支援 codebase indexing) | 極高 (原生百萬 Token 支援) |
| 生態系整合 | 通用,支援所有 | 偏向通用 | Google Cloud / Firebase / Flutter 最佳化 |
| 多模態能力 | 需依賴插件 | 支援 | 最強 (圖轉碼、影音分析) |
| 上手難度 | 低 (資源多) | 低 (介面同 VSCode) | 中 (整合雲端概念) |
| 適用族群 | 一般開發者、老手 | 追求 AI 效率的激進開發者 | 全端工程師、Google 生態系開發者 |
VSCode 適合喜歡高度客製化、不完全依賴 AI 的開發者。
Cursor 是目前的 AI 寫程式首選,體驗流暢。
Antigravity 則是針對需要處理龐大代碼庫(Large Codebase)以及深度使用 Google 雲端服務的團隊。
六、Gemini Antigravity 熱門常見問題
1. Gemini Antigravity 的穩定性如何?
部分使用者回報每個請求都出錯,甚至無法正常使用,顯示公測期間仍存在不穩定問題。
2. 我能完全信任 AI 代理人處理我的程式碼嗎?
有使用者回報代理人誤刪程式碼或覆蓋檔案,因此強烈建議務必搭配 Git 版本控制與備份。
3. 為什麼 Gemini 3 Pro 會一直詢問澄清問題?
使用者提到 Gemini 3 過度謹慎,經常停下來問清楚再執行,會降低 agentic 工作流的流暢度。
4. 使用額度限制是否透明?
雖官方有文件,但社群回報實際使用中仍會遇到不可預期的 500 錯誤或額度異常。
5. 免費公測會持續多久?
目前對個人使用仍免費,但部分人推測未來可能導入更嚴格的額度或付費方案。
結語
Google Antigravity 搭配 Gemini 3 Pro,正重新定義軟體開發模式。透過 AI 代理人代替你處理編碼、測試與 UI 驗證等繁瑣工作,開發者能更專注於產品本質與創意設計。
雖然目前仍處於公測階段,存在額度與穩定性的限制,但它展現了「代理人式開發」的未來方向。建議開發者現在就試試 Antigravity + Gemini 3,搶先體驗未來程式開發的工作流。